家门口圆了就业梦!“四好农村路”成为百姓增收“致富路”

在杭州市临安区湍口镇洪岭村的乡道上,70岁的孙孟荣满头大汗地清理着前些天由于下雨带来的枯枝和树叶。他是洪岭村土生土长的村民,也是农村公路的一名养护工。

今年29岁的童康则是在家门口创业的一名年轻人。2018年,童康在村里承包了15亩土地,专门种植高山蔬菜,今年初,“城乡通”农村物流服务点正式进驻童家村,童康又成了物流服务点的负责人。

最近,孙孟荣、童康在家门口就业的事儿还登上了《杭州日报》!这一切,得益于“四好农村路”的建设……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7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开发“四好农村路”就业岗位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通知》,要求“大力开发‘四好农村路’就业岗位”。

“四好农村路”就业岗位分为公益性岗位和非公益性岗位,主要从事农村公路日常巡查、道路保洁、隐患排查、绿化养护和小维修等内容。在杭州,2020年建设的高品质“四好农村路”已提供就业岗位总计3772个(公益性岗位304个,非公益性岗位3468个),其中包含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数量62个,平均年收入达70587.5元。

家门口的工作,踏实又稳定

“上周刚除过这里的杂草,现在又长了,如果不及时除掉,会影响行人通行,也阻碍花的生长。”孙孟荣说,自2016年开始承包家门口6.5千米的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以来,他的工作就从未间断。在做好路面养护保洁,落实沿线花草修剪工作的同时,他还向沿线村民宣传爱路护路小知识。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虽然辛苦,但毕竟能在家门口上班,让我能够兼顾家里的农活,这份收入也比较稳定,正好补贴妻子每年所需的医疗费,对我们家的帮助蛮大的。”孙孟荣一提到这份家门口的工作,就打开了话匣子。

“孙师傅养护的路,干净整洁。”当地农村公路管理处相关人员说,让村民参与家门口的“四好农村路”养护工作,既解决了一部分人就业问题,又提高了道路使用寿命,大家的爱路护路意识更强了,小康之路越走越宽。

工作之余孙孟荣还兼顾家里的山核桃采收

临安区湍口镇目前有镇村两级公路26条,总里程约105千米,共有27名像孙孟荣这样的养护工,这份工作为他们带来的年收入在万元左右,对于家庭存在困难情况的村民来说,能够切实地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我们在招收养护工的时候,一方面考虑当地生活较为困难的人群,一方面考虑有劳动能力和责任心的人群。为了确保道路养护的质量,我们每年还会对他们的工作进行一个测评。”

搭起乡村物流平台,打通更多就业渠道

农村公路的提升改造,除了直接为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也在无形中为当地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农产品是湍口镇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当地除了种植山核桃,还种植苗木、药材以及高山蔬菜。自从今年道路条件变好了,村民们上午9点开始收割打包蔬菜,当天就能通过农村物流发到杭州主城区的菜市场,村民的收入自然也增加了,还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乡创业呢!”湍口镇人大主席凌富春说。

童康在他的高山蔬菜园里

随着当地农村公路条件、环境的改善,吸引了不少回乡创业的青年。今年29岁的童康就是其中的代表。2018年,童康在村里承包了15亩土地,专门种植高山蔬菜,今年已经开始产生收益。“我主打茄子和杭椒两个品种,最近刚刚结了两个月的账,收入已经接近5万元了。”童康笑着说。

年初,“城乡通”农村物流服务点正式进驻童家村,童康又成了物流服务点的负责人。在当地,像他这样就职于“城乡通”的物流服务人员大约有300余人,他们的收入平均可达4万元/年。

童康在“城乡通”物流服务点里忙碌

此外,临安又搭建了稳固的物流平台。目前“城乡通”已经和临安云彩农业、梅大姐高山蔬菜、锦兴农业等17家农产品企业,唯品会、宅急送、京东、花加等6家电商企业开展了业务合作,同时还与临安供销社为民服务中心、高虹镇木公山蔬菜基地以及“四通一达”等物流企业洽谈合作方案,预计今年年底合作企业可达100余家。

路所及之处,就是民生希望所在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还是建设高品质“四好农村路”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届时,全市市将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202公里,农村公路网也将更通畅,更安全。

杭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交通部门从农村群众角度出发,积极推广以工代赈等方式促进农村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还从养护企业角度思考,鼓励企业沿线招聘,大力开发农村公路养护公益性岗位和非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招聘贫困群众。”

接下来,杭州交通还将继续推动开发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岗位需求,为全市就业内需贡献行业力量,让越来越多像孙孟荣和童康一样的乡镇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收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让“四好农村路”真正成为了老百姓的“幸福路”“小康路”。

来源:【临安新闻网】   作者:   信息发布:孙键韵   添加日期:2020-09-27   
 

 

 
杭州市临安区湍口镇官方网站  临安新闻网制作维护
浙新办[2004]42号 浙ICP备05002139号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